臥式發酵設備是一種常見的生物發酵容器,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飲料、制藥等行業。其特點是水平放置、攪拌均勻、易于清潔和規?;a。以下是臥式發酵設備的使用技巧,涵蓋操作、維護、參數控制等方面:
一、設備啟動前的準備
1.檢查設備狀態:
確認攪拌電機、溫度探頭、壓力傳感器等部件正常運行。
檢查密封圈、閥門、管道是否完好,避免漏氣或污染。
清潔設備內部,確保無殘留物或雜質。
2.校準參數:
校準溫度、pH、溶氧(DO)等傳感器,確保測量準確。
根據發酵工藝要求,設置溫度、攪拌速度、通氣量等參數。
3.滅菌處理:
對設備進行空罐滅菌(如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),確保無菌環境。
滅菌后通入無菌空氣,保持罐內正壓,防止外界污染。
二、臥式發酵設備發酵過程中的操作技巧
1.接種與物料添加:
接種前確保種子液或菌種活力良好,避免雜菌污染。
物料添加時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則,避免沖擊罐內環境。
使用蠕動泵或隔膜泵添加酸堿、消泡劑等,確保精確控制。
2.溫度控制:
根據菌種特性設定溫度。
使用溫控系統維持恒溫,避免溫度驟變導致菌種失活。
定期檢查冷卻水循環系統,確保散熱正常。
3.攪拌與溶氧控制:
調整攪拌速度,保證物料混合均勻,避免局部缺氧或積熱。
對于需氧發酵,通過調節通氣量維持溶氧水平。
定期檢查攪拌槳和擋板,防止磨損或松動。
4.pH調節:
實時監測pH值,通過自動加酸/加堿系統維持穩定。
避免頻繁調節pH,以免影響菌種代謝。
5.泡沫控制:
添加消泡劑或通過機械消泡控制泡沫。
避免泡沫溢出導致污染或物料損失。
三、臥式發酵設備發酵結束后的處理
1.出料操作:
發酵完成后,先排出壓力,再開啟出料閥。
使用泵或重力自流方式出料,避免物料殘留。
2.清洗與滅菌:
發酵結束后立即用清水沖洗罐體,去除殘留物料。
使用CIP(在線清洗)系統進行深度清潔,并再次滅菌備用。
3.樣品檢測:
取發酵液樣品檢測關鍵指標,評估發酵效果。
記錄數據,為下一批次優化工藝參數提供依據。
